
80年前申银策略,无数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,用牺牲与坚守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面对改革发展的硬骨头、民生福祉的新期盼、国际竞争的新挑战,广大党员干部更需从抗战精神中探寻精神密码,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奋进新征程、谱写新篇章的磅礴力量。
秉持“苟利国家生死以”的担当精神,淬炼忠诚之魂。回溯抗战岁月,从杨靖宇“腹中满是草根却宁死不屈”,到左权“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”,无数革命者把“爱国”二字刻进骨髓,用生命诠释对国家民族的绝对忠诚。如今,爱国的内涵已从“保家卫国”延伸到“强国建设”。新征程上的“国家大事”,是芯片研发的技术攻关、是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、是生态保护的绿水青山,是关乎民族复兴的每一个具体战场。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抗战先烈为镜,把忠诚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决行动上,体现在攻克发展难题的担当作为中,始终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挺身而出,让爱国情怀在新时代的具体实践中落地生根。
传承“越是艰难越向前”的无畏斗志,勇闯发展关隘。抗战时期,面对装备悬殊的困境,八路军、新四军以“小米加步枪”的顽强意志,在平型关打破“日军不可战胜”的神话,在百团大战中打出民族志气,靠的正是不畏强敌、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。当下,我们面临的“战场”虽无硝烟,却有改革深水区的利益壁垒、产业链“卡脖子”的技术鸿沟、基层治理的复杂矛盾,每一项都是难啃的“硬骨头”。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抗战时期的斗争精神,摒弃“躺平”心态、克服“畏难”情绪,敢于直面矛盾、善于破解难题,在经风雨、见世面中壮筋骨、长才干,以“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”的闯劲打开工作新局面。
坚守“一枝一叶总关情”的为民情怀,深耕民生沃土。从抗战时期“军民团结如一人”的鱼水深情,到“小兵张嘎”背后群众掩护八路军的动人故事,正是因为党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、干在一起,才能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凝聚起磅礴力量。如今,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新内涵:从“有没有”到“好不好”,从“吃得饱”到“吃得健康”,从“住有所居”到“住有宜居”,民生需求的升级要求我们拿出更精准、更贴心的举措。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“人民至上”的理念,把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当作“心头大事”,多到田间地头听民声、多进社区楼栋察民情,用心解决就业、教育、医疗等民生难题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,让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成为赓续抗战精神最生动的注脚。
伟大抗战精神,跨越时空、历久弥新。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当好抗战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和坚定践行者,把精神力量转化为实干动力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和“事事落实到位”的执行力申银策略,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担当作为、勇毅前行,以优异成绩告慰历史、致敬先烈、不负人民!
(作者:白志克)
编 辑 | 陈佩宜
责 编 | 黄盛群 刘 英
美 编 | 席珺珺 何洁玲 李育曦
编 审 | 谢 晓 周运华
投稿邮箱 |yjyz003@163.com
— END — 申银策略
米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